茶碗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茶碗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消息】中老年服装市场等待拓荒

发布时间:2020-12-25 15:48:59 阅读: 来源:茶碗厂家

目前,我国中老年人口已达1.67亿,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达到8383亿元。有业内人士预计,今后几年内我国中老年服饰需求量将在10亿套以上。而一项银发经济调查显示,百货商店中青年人服装占70%以上,适合中老年的服装所占比例不足10%,“银发市场”潜力巨大。

■ 现在服装市场上卖的多是年轻人的服装,中老年人钟情展销会也是无奈之举。

截至2009年底,我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.67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12.5%,并且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。上海、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,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水平(人口老龄化程度达23%~25%)。按照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%这一老龄化定义来看,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。业内人士预计,今后几年内我国中老年服饰需求量将在10亿套以上。“银发市场”潜力巨大。

与市场需求不相称的是,我国专门生产中老年服装的企业屈指可数。上万家品牌服装企业对淑女装、白领服装、商务男装趋之若鹜,前仆后继去拼市场,而老年人服装多出自小企业或家庭作坊,专业研发、生产老年服装的如曾丹、桑榆情等品牌少之又少,有的企业甚至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划分到中老年服装这个区域。

这个诱人的市场,如今依然存在着太多的空白

“我们不是没有这个消费能力,而是现在的市场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选择。”

“现在服装市场都是年轻人的市场,没有我们中老年服装的一席之地。”

“最美不过夕阳红。”这句歌词道出了无数中老年人的心声。而当记者在采访中一次次听到老人们这样的抱怨时,不禁有些羞愧。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老年人早已摘掉陈旧的老花镜,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着周遭的一切。企业却依然站在原地,用老眼光看待老年人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。

深入去考察,抄袭版型、劣质加工生产是老年服装市场的“常见病”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专注于创新设计、自主研发的企业拿不到应有的市场利润,而抄袭的企业依靠着剽窃来的版样,批量加工生产,坐享其成。也正因如此,在老年服装市场上,我们看到了诸多不满。

衣食住行,“衣”为先。如何做大做好这一市场,需要企业、消费者、市场的共同努力。

市场 三种现状 显老年人购衣难

款式陈旧令消费大打折扣

4月底,一场小雨润泽着大地,天气有些阴冷。即便如此,仍能看到一些老人撑着伞陆陆续续走向北京农业展览馆。

“大街上都是卖年轻人的服装,没有哪个商场专卖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服装,只能说有展销会就去逛逛。这次听姐妹们说这儿都是外贸货,有不少适合我们老年人的服装,看能不能挑几件合适的。”一位62岁的老人对记者说。

已经逛了两圈了,50多岁的梅兰馨和朋友还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。“外贸货也没看出多好,款式过时,颜色又灰暗,我们都看不上。现在的市场都是年轻人的市场,即便是针对胖人的专卖店也尺码不全,款式也不能完全令我们称心如意。”梅兰馨有些不满地说。

第一次来逛展销会的林女士直言后悔到这里来,“除个别服装看着还像样外,整个展销会看起来更像个农贸市场。”

批量生产难掩购衣尴尬

从务实到审美,老年人已不再是老眼光。漂亮得体,还要体现个人修养和独特魅力,商场成为他们购衣的首选之地。在北京,西单、王府井、三友商场、复兴商业城是这些老年人耳熟能详的购物场所。

问题是,即便是在商场也很难买到自己合适的服装。在西单商场春华秋实老年服饰厅,逛完800平方米的展厅,63岁的刘君仍没有找到合适的服装。

刘君身穿红色的运动服,看上去非常利落。“我要求也不算高,服装不要太长,也不要太肥,颜色好看点,款式过得去,价格在200元左右就成。”刘君说,年龄大了肚子也跟着大起来,买服装非常发愁。“买小一号,穿着紧绷绷的;大一号,服装又长,感觉邋里邋遢的,实在找不到的话就接着买运动服穿。”

保健心理诉求强烈

“其实我们也没有别的要求,别露太多就行,现在年轻人的服装就一点点布料,我们老年人的服装怎么也这样?”一位70岁的老人抱怨说,“至少内衣用料要多一点,做得像年轻人的服装似的,用巴掌大的布料,前面露出好多来,我们老了,身子骨受不了啊。”

“服装不仅要漂亮,还要保健。”曾丹品牌专卖店里,一位店员指着一件中式服装领口的三道线说,“三条线收于一点,穿上后正好贴着身体,保暖不进风。”细节往往更能打动人心,据这位店员介绍,虽然店面位置不佳,仍有山东、河南等地老年人慕名而来,每个月销售额达3万元左右。

可见,老年人一般都对自身健康问题非常关注,企业不妨抓住这一消费心理,从保健方面着手进行老年服装的研发设计,提升服装的附加值和竞争力。

企业 尴尬之下研发、市场难两全

品牌企业费力不讨好

服装企业之所以更愿意选择空间大的年轻人市场,一个原因是老年人时尚感不够强烈,不像年轻人换衣频率高,二是老年人身材比例难以统一,体型差异大,生产加工号型繁多,批量生产困难,企业利润较小。

不少商家透露,老年人是非常“精明”的消费群体,他们要求的性价比往往较高:价格公道,面料要好,款式要新。为此,企业采取的对策是:统一规格,批量生产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是“肥肥大大的服装好走货”。老年服装就一直这样“对付”着。

北京曾丹时装有限公司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这一市场。即便如此,也未能跳出这个怪圈。1993年,央视开办《夕阳红》栏目,邀请曾丹公司总经理曾丹通过电视,每月向中老年人推出一款适合他们穿的时装。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8年时间里,电话经常被想要邮购服装的人打爆了。时至今日,老年人服装需求不减当年,然而这一市场的发展却不温不火,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。

曾丹公司有自己的设计师、打版师、销售团队以及加工厂等一整套系统,却不如两三个人的工厂盈利多。“我们的尴尬就在于此,业内人士称我们公司为‘中老年服装设计室’,只要是我们设计的服装,上市没几天,仿制品就全铺满了。”曾丹告诉记者。曾丹的选择是压货不出,待季节一到,马上推出新品,让市场仿冒也来不及。但是这一行为也导致自己本就不高的利润更加受损。说到这一现状,曾丹连连摇头,“服装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,我们只能是不断往前走。”

批发市场薄利难销

北京动物园附近的金开利德国际服装批发市场里,经营中老年服装的商铺仅有4家。记者发现,这些商铺一般挨着电梯的过道或入口。价位在30~40元的服装居多,80元以上已经算是高价了。即使如此,每天的流水也不是很多。“现在服装不好卖,一天才卖10来件。”经营者李女士无奈地说,“服装的进价25元,顾客直接砍到25元,怎么赚钱?”

在农展馆,记者从一家杭州企业的展销人员那儿了解到,不少企业是贴牌生产,老年服装品牌被认为是“无利可图”。“这次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完全是赔钱的买卖,只是给自己找接订单的机会。”他说。

专家 多管齐下 挖掘银发经济潜力

北京曾丹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丹:

精耕产业链

老年服装的设计不能太潮,也不能不潮。太潮了老人接受不了,而款式不新颖,老人又看不上眼。有一次用最新的记忆纤维面料来做服装,结果消费者不认,两年后这种面料才时髦起来。

■ 50多岁的郭女士在曾丹专卖店选购服装。

老年人服装用的材料比较多,对于老人普遍喜欢的丝绸等材料,加工要格外细致,物尽其用。时装也是一味药。年轻时很少有机会穿上好一些服装的老人,直到老了才有更多机会穿到自己心仪的服装,心情自然就愉快起来。

在国外,没有中老年服装一说,有的是“大码服装”的说法。日本老太太可以穿着粉色的服装参加聚会,中国老人也已经告别暗色调、旧款式,用色彩点缀自己的生活。

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罗竞杰:

企业要和市场形成对话

企业要根据老年人的身材来做服装,要满足市场需求,比如型号、地域、消费心理等。随着经验的积累,这个市场也会慢慢好起来。

目前多数老年服装企业定位在中低端市场,这样必然会有成本投入和宣传上的矛盾。企业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,一点点去改变这个市场,使其变得成熟起来。

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侯玉波:

由年轻人引领市场

前些年如果老人们穿新鲜一点了,可能还会引来同龄人在背后说闲话。老年人传统的观念不容易改变,要引领这一市场,可能更多靠年轻人来做。建议更多年轻人去给老年人买时装,培养老年人的时尚观念,引领老年人服饰潮流,打开市场,挖掘消费潜力。同时让更多服装企业参与定制,在商场销售服装的同时,建立定制渠道,一是为自身建立更多赢利渠道,树立品牌;二是为老年人做好服务。

天津不孕不育医院的位置

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

太原妇科医院地址电话